近日,媒体报道了美团放弃OKR转而采用“亚马逊OP(运营计划)”。
继媒体宣称谷歌公司放弃OKR后,这又是个唱衰OKR的消息。
OKR是不是要凉?
实际上“亚马逊OP”相当于OKR的一个变体,海外很多知名大公司都给自己的OKR类系统起了专有名字,比如Adobe公司称之为“Check-in”,通用电气公司称之为“PD@GE”。
“亚马逊OP”具有OKR的一些关键特征:
1,强调挑战性
2,强调用可衡量的数字定义目标
3,强调对齐
4,强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订过程
“亚马逊OP”与OKR的区别主要是:
1,亚马逊OP非常关注如何实现目标,要求列出资源要求、关键举措、详细计划等。而OKR仅列出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不列出实现目标的计划。
2,亚马逊OP的制订、发布审核、进度审查,都是很严格的。
3,亚马逊OP比较“重”,计划制订过程可能要耗费2个月的时间。如果从6月开始制订,那么相当于提前半年开始制订下年计划,非常慎重,但可能就没那么敏捷。(要去预测半年后的市场和业务)
4,亚马逊OP文档不但包括了新一年的计划,也包括了上一年的复盘。
5,“亚马逊OP”的目标较多,一个团队的OP里可能有几十个目标。
亚马逊OP1的一些模版:
(版本1):
过往业绩评价,包括已达成的目标、未达成的目标以及总结的经验教训
来年的关键举措
详细的财务报表
资源需求(及理由),包括招聘新人、营销支出、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等
(版本2):
与你的计划相比,去年你取得了什么成果
如果你的投入水平不变,你能获得什么成果
你需要什么资源来让你的业务增长10倍?
(版本3):
1.概述
团队和产品的范围
愿景和宗旨
目标
2.学习
实现的目标、未实现的目标和学习到的东西
3.关键举措
主要举措/大赌注
您的计划表
4.团队和技术栈
技术栈概述
目前的团队结构
5.路线图
关键里程碑
路线图
(版本4):
1.概述:概要陈述本计划涵盖的内容,以及计划的总体方向。
2.目标:列出衡量成功的指标。
3.原则:本计划所遵循的公司的原则。
4.业务现状:业务当前的状态,需要有较多细节。
5.经验教训:复盘和反思。
6.战略重点:列出为什么一组行动举措能支持目标的达成,以及这些行动举措如何进行。
亚马逊OP文档的一个实例:
这是一篇互联网上绝无仅有的,几近于真实的亚马逊OP文档,这篇亚马逊OP文档的作者曾经工作于亚马逊。他这篇文档是为自己的一个业余项目写的OP计划。
这个业余项目是开发“游戏开发平台”,因此这篇亚马逊OP文档有较多软件开发技术术语,且有1万多字,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但阅读后还是能对亚马逊OP文档有较具体的印象。
原作者对这篇亚马逊OP文档的剖析在这里, 我们对这篇亚马逊OP文档的评论在这里
亚马逊OP的概要介绍:
1,分为 OP-1和OP-2两个计划
2,OP-1在下半年制订(有夏季开始和秋季开始两种说法)
3,OP-1以叙述文的形式来撰写,不可以用PPT。限制6页纸的篇幅。
4,公司先制定公司级的目标或期望。然后各团队自下而上的制订自己团队的OP-1。
5,OP-1是部门级的计划,也就是个人不需要有单独的计划。
6,OP-1 由各团队与人力、财务团队合作制订。
7,OP-1的制订可能需要2.5个月(也有说需要4~8周)。
8,OP-1需提交公司领导小组审核。可能需要数十次的修改(推特网友HonestPM称其OP-1产生了52个修改版本)。
9,OP-1在四季度的休假高峰前完成。(也有说理想的8、9月能审批完成)
10,年底或第二年初,OP-1会再更新一版,以反映第四季度的一些情况,更新后的计划称之为OP-2。
11,OP-2即为新一年的年度运营计划。
12,OP-2可以调整,但需经过公司高管团队审核。
13,公司高管团队会从各个团队的OP中提取一些重点目标,作为公司级的目标(称为S-Team目标),比如某团队有23个目标,但被公司高管团队选中的重点目标可能只有6个。从所有团队中挑选出来的S-Team目标总数可能有数百个。
14,S-Team目标主要关注投入类而不是产出类的目标。
15,亚马逊财务团队会常年追踪S-Team目标,给出红、黄、绿的状态评定。
16,高管团队每季度会严格审查S-Team目标。
关于亚马逊OP的一些书摘:
OP1流程:
因为在 7 月、8 月和 9 月,除了在零售旺季到来之前完成所有的节前工作外,您还花时间开会、辩论、撰写和审查明年的运营计划以及扩展和创新的想法。
OP1 流程可以对每个团队的业务或服务的价值及其与公司战略的整体契合度进行全面审查。它还迫使每个团队思考并勾勒出支持公司整体增长目标所需的路线图。
总结:
1,“亚马逊OP”框架不但包括“要实现什么目标”,还包括 “如何实现目标”。不但需要上级审批“做什么”,还需要上级审批“怎么做”。
2,OKR框架里并没有包括 “如何实现目标”的内容。它类似敏捷管理Scrum这样的框架,将如何实现目标的自由交给了团队。
3,亚马逊这样的企业,其主营业务属于“运营型”业务,追求“卓越运营”,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的理论,属于“成本领先型战略”,需要更为精细、严谨的管理。“亚马逊OP”虽然笨重,部门自治权少了些,更强调计划而不是敏捷了,但也更为精细、严谨,更适用于亚马逊、美团这样的大规模的运营型企业。
4,OKR的主要发起者,谷歌公司,其业务主要是技术和创新驱动,并不依赖精细严谨管理,甚至与精细严谨管理有所冲突。字节跳动公司也是一样,字节跳动强调“Context ,Not Control”(赋能而不管控)。我无法想象字节跳动公司使用“亚马逊OP”框架,字节跳动在2018年至2020年在应用商店上架了至少140款app,在同个领域为多个细分市场开发了11款应用进行并行测试。也就是说字节跳动的业务模式本质上认为 未来是难以预测的,所以需要“敏捷的市场测试”而不是“重型的运营计划”。因此字节跳动将很难适应“亚马逊OP”这样重型的、一次计划一年的工作、制订计划需要耗费2个月的管理模式。字节跳动公司自己的OKR,只计划未来2个月的工作。
5,“亚马逊OP”由亚马逊公司来定义和维护,框架相当于是对OKR框架的扩展和细化,比较具体,方便直接拿来用。但由于亚马逊不对外推广该框架,相关资料非常之少,作者写这篇文章,搜尽了Google、Medium、Quora、Twitter,但找到的资料很少。要“猛学亚马逊”不容易。
6,没有一个官方机构专职去定义、规范OKR这个框架。OKR整个框架的元素很少,结构很简单,很轻量,所以OKR需要在每个公司进行“具体化”。这也给了书籍作者和管理咨询师很大的发挥空间。OKR采用者也容易找到OKR的学习资料和实施顾问。但反过来说,如果你不认真学习,或不请顾问,你可能无法拥有一个可操作性强的OKR系统。
7,对于想借鉴“亚马逊OP”来扩展OKR的团队,或者您想用软件来支撑亚马逊OP,您可以这样实现:
在嗨马OKR的OKR详情页的备注部分,写OP1的大部分内容。
在嗨马OKR的OKR详情页的“OKR的实现计划(里程碑目标)”部分,写OP1的关键举措或实现计划。
在嗨马OKR的OKR复盘会页面,复盘上一期的OP(OKR)执行情况。
在嗨马OKR中,随时为OKR标示红、黄、绿的状态。
在嗨马OKR的“群友的OKR”仪表盘中,重点审查红、黄色的OKR。
如果需要,可以在嗨马OKR中,设置OKR的周期为1年,以与OP的周期一致。